首页 文案列表 专题片解说词 景区专题片 文化河南——三门峡陕州地坑院 解说词文案

文化河南——三门峡陕州地坑院 解说词文案

文案配音员:语慷
景区专题片 5695 分享
地坑院也叫“天井窑院”,是全国乃至世界仅存的一种地下古民居建筑,它是在平地上向下挖56米深的方形土坑,然后在坑的四壁凿出窑洞,供人居住的一种建筑形式。“见树不见村,进村不见房,闻声不见人”是它的真实写照。

图片   

地坑院充满着浓郁的黄土地风情,古朴厚重,美丽诗意,人称“地平线下的古村落,人类穴居的活化石”,“中国农民生土建筑的最高成就”。地坑院以其独特的形式成为民居建筑史上的一大奇观,2011年,地坑院营造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而今天我将要带领大家游览的是陕州民俗文化园、,它是由陕州民俗文化、非遗传承、陕州故事、生产休闲四大板块所组成,集观光游览、民俗体验、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综合性游览景区。陕州民俗文化园,它由22个地坑院组成,这22个地坑院相互连通,又各自独立。为了方便大家体验地坑院的风土人情,这22个地坑院分为几个展区,各个展区前后贯通,又可以互相分离,每个展区的起止院都有门洞可直达地面,灵活多变,很有趣味。整个景区面积5平方公里。


一、陕州地坑院的历史和特色

图片


  据专家考证,地坑院有六千多年的历史,早在庙底沟文化时期就已经有了地坑院的雏形。20世纪前期,德国人鲁道夫斯基在《没有建筑师的建筑》一书中向全世界介绍了地坑院。书中刊载了4幅航拍的陕县地坑院村落照片。“未见村郭闻犬吠,等闲平地起炊烟”诗中所描述的情境便是我们今天将要参观游览的中国最神奇的民居建筑——地坑院,它又被称为“天井窑院”、“地阴院”有北方的“地下四合院”之称
地坑院具有坚固耐用、冬暖夏凉、挡风隔音、防震抗震的特点,冬季窑内温度在摄氏10度以上,夏天保持在摄氏20度左右,人们称它是“天然空调,恒温住宅”。进入村内,只闻人言笑语,鸡鸣犬吠,却不见村舍房屋,“进村不见人,见树不见村”就是它的真实写照。
 

二、民俗文化园照壁墙导游词

  

图片

进入景区,首先我们看到照壁墙上的雕塑,它向我们讲述了关于陕州的三个历史故事。
1、周召分陕图。(周公和召公的介绍可以参考以前的导游词)
西周时期(3100多年前周武王姬发去世后,其子成王年幼,武王的弟弟周公旦和召公奭(shi四声)辅政。当时天下很不稳定,周、召二人决定分陕而治,“陕”即陕塬,也就是陕州地坑院景区所在的张汴塬。周公治理陕之东,召公治理陕之西(陕西之名,即渊源于此。大家可以查一下新华字典,看一下陕字的解释)。周公和召公在各自的辖区勤政爱民,为周王朝走向安定繁荣奠定了重要基础。周召分陕成就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太平盛世“成康之治”,“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画地为牢”等典故均由此而来。当年的“周召分陕石”就立于今天的地坑院景区内。这根石柱,是中国最早的界石,成语“分陕之重”,能让人掂出分量。“周召分陕”意义极其重大。
接下来我们再来重点了解一下这块周召分陕石:分陕石柱高3.5,最早立于张汴塬,后来被移到了陕州老城北城墙上。唐朝武则天时代,有人在石柱上铭刻了一行字:“周召分陕所立界石”。1957年,三门峡大坝蓄水,陕州城属淹没区,分陕石被移到了新建的市人民公园内。1967年,分陕石被移至市图书馆,后又移至市文化宫。1988年,分陕石被移到三门峡市虢国车马坑陈列馆。由于分陕石具有重大的历史价值,2005720日,文物保护部门为石柱做了一个玻璃罩,采用封闭式管理对分陕石进行保护,以防止其继续风化。
2“棠荫小憩”图
周召分陕而治后,召公在自己的辖区内兢兢业业,他经常巡行于乡野,宣扬朝廷的德政,解决百姓的危困。一次在巡行中,地方官员要群众腾出房屋让他休息,烧茶备饭招待他,他马上制止了,说:“不劳一身而劳百姓,非吾先君文王之志。”之后他便在路边的甘棠树下搭了一个草棚,处理政务,听讼决狱,为百姓排忧解难。渴了饿了就吃甘棠果子,累了就在甘棠树下休息,非常辛苦。他“劳己,不劳民;为民,不扰民”的廉政思想,一直滋养着中华民族,被尊为中国的廉政始祖。
3、“甘棠遗爱”图
召公去世后,老百姓怀念他,就经常聚集在这棵甘棠树下,怀召公其人,思清明之政。很多年过去了,都舍不得砍伐甘棠树。后人为了纪念这位先贤,就做了一首《甘棠》诗,后来这首诗被收入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孔子说过“思其人,爱其树,尊其人,敬其位”,对召公做了高度的赞颂。千百年来,甘棠树和召公已经成了一种象征,甘棠遗爱的故事代代相传。据统计全国以“甘棠”为名的地方就有一百多个,赞颂召公和甘棠的诗文数不胜数。

图片

墙壁背面是甘棠诗句
“甘棠”一词源于《诗经召南》,“蔽芾甘棠,勿翦勿伐,召伯所茇。蔽芾甘棠,勿翦勿败,召伯所憩。蔽芾甘棠,勿翦勿拜,召伯所说。”这首诗是为纪念召公所作的,陕塬是《甘棠》故事的发生地。全诗三章,每章三句,由睹物到思人,由思人到爱树,情景交融,寓意深刻,一唱三叹。
从《诗经》里长出的这棵甘棠树,已经有三千多年了。召公“敬德保民”“勤政为民”“清正廉洁”的爱民情怀,如同这棵甘棠树延绵三千多年的浓浓绿荫,让亿万人敬仰和爱戴、追思和效仿。
 

三、陕州历史院(1号院)讲解词

现在我们已经站在了位于地平线以下七、八米深的地坑院当中了,这里是一号院,也叫陕州历史院。陕州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物华天宝、风光秀美。从公元前390年(秦惠公十年)置县起,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陕州有著名的庙底沟文化遗址,有世界文化遗产丝绸之路唯一的“道路”遗址——石壕古道,有中国四大回音建筑之一的宝轮寺塔,有禅宗始祖达摩圆寂之地的空相寺等名胜古迹。
在陕州诞生了“周召分陕、甘棠遗爱、假虞灭虢、唇亡齿寒”等著名的历史典故。有姚懿、姚崇、上官仪、上官婉儿、魏野等杰出的历史名人,有与法国维希矿泉相媲美的温塘地热温泉,有黄金、煤炭、铝矾土等自然资源,还有古老神奇的民居——地坑院。

图片

我们重点来看一下影壁墙上的照片,这幅照片是德国飞行员卡斯特在1936年航拍的我们景区附近的地坑院照片。著名建筑学家鲁道夫斯基就是根据这幅照片,最早向世界介绍了地坑院。在众多的历史文化元素中,地坑院以奇特的外观、巧妙的建造、丰厚的底蕴成为独具魅力的陕州标记。据专家考证,地坑院有六千多年的历史,早在庙底沟文化时期就已经有了地坑院的雏形。
  有人说地坑院是一本散发着浓郁黄土地风情的书,古朴厚重;有人说地坑院是一副描绘着美丽黄土塬民俗的画,精彩难忘。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地坑院,慢慢欣赏它“自然篇章”中的无限风光;用心体会它“人文篇章”中的传统文化;仔细品味它“物产篇章”中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生活点滴。
 

四、营造技艺院(2号院)讲解词

现在我们走在通往二号院的门洞中,大家看墙上挂的这几幅照片,上面有福建土楼。土楼是客家人的住宅客家人的祖先是1900多年前从黄河中下游地区迁移到南方的汉族人。他们根据家乡地坑院的形制特点,结合当地的自然环境,因地制宜,创造性地建造了土楼。一北一南,一凹一凸,一上一下,一阴一阳,是我国民居建筑中两朵最绚丽、最神奇的花。我们现在来到了二号院,也就是地坑院营造技艺展示院。

图片

我首先介绍一下地坑院的外观结构。地坑院的方形大坑叫天井,当地人称“天井”为坑,所以就叫地坑院,也叫天井窑院。主要居住空间是窑洞,通向地面的通道叫门洞,收集雨水和污水的旱井叫渗井,上部的砖瓦结构叫拦马墙,露在外面的窑洞墙壁叫做“窑脸”。
俗话说:山有去脉,水有流向,土有层次纹路。人的居住环境只有和山脉、水势、地气相和谐,才能体现最高级的生态美、自然美。也就是我国古代就提出的“天人合一”“天人相应”的哲学思想。地坑院的建造就非常符合这种智慧的理念,是人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典型范例。根据预先确定好的位置、朝向,在深厚的黄土层上,挖一个深约68米的长方形或正方形大坑,然后在四壁上凿出812孔窑洞。可以简单通俗地概括为“向下挖坑、四壁凿洞、穿靴戴帽、美化装饰”。地坑院的营造技艺既与传统的阴阳八卦方位密切结合,又和宅主的命相息息相关。
现在大家和我一起看一下院子:整个地坑院是方形,抬头看天空,天似穹窿,笼罩着方方的地坑院;再看看每一孔窑洞的外观造型,上部是圆拱形,下方端直,在这里,“天圆地方”的概念得到了很好的诠释,让人回味无穷。

五、陕州民俗院(三号院)讲解词

我们现在参观的是三号院,也就是民居院。民居院主要展示地坑院的日常生活布局。俗话说“安居乐业”,过去,一位农民辛勤劳作一生,最大的愿望就是挖一个地坑院,修建几孔窑洞。有了窑娶了妻才算成了家立了业,拿现在的话说,是实现了人生的价值。“下院子,箍窑子,娶妻子,坐炕子。”是流传在陕塬的民间小曲儿,也是无数黄土地上庄稼汉的梦想。男人在黄土地上刨挖耕作,女人在土窑洞里操持家务、养儿育女,逐渐形成了地坑院独特的生产、生活方式。

图片


地坑院根据功能划分,有主窑、厨房窑、门洞窑、偏窑、客窑、储物窑、粮食窑、牲口窑、茅厕窑等,其中主窑、门洞窑、厨房窑的位置十分重要。主窑比其他窑洞都宽大,高九尺五寸,宽九尺,俗称“九五窑”, 它一门三窗,是家里长辈居住的地方。主窑有三个功能:
一是祭祖。主要摆放祖宗的牌位,逢年过节,在这里烧香磕头,进行祭祀活动;
二是议事。是一家之主商议重要事情的场所;
三是会客。相当于现在的客厅。当地人经常开玩笑说:主窑是地坑院里的“中南海”。偏窑为晚辈居住,装一门两窗或一门一窗。

八、 渗水井讲解词
  在这个院落大家肯定都有个疑问:这个院子位于地下,下雨天排水怎么办?平时的生活用水又是怎么排出去呢?其实地坑院功能齐全,不仅有日常用水的水井,还有排水的“渗水井”,让我们看一下院子当中的这个“渗井”。它是地坑院里的排水系统,它的深度和地坑院的深度相同,通常院子是78米深,渗井也是78米深,所以雨水和生活用水能很好地渗到地下,这是地坑院里的一大神奇所在,充分反映了地坑院人民的智慧。
在过去,没有自来水,都是打井取水。一般在门洞窑的一侧,都有一孔空间跨度较小的拐窑,拐窑里打一眼水井,用辘轳取水。水井设在拐窑里,既节约了空间,又保障了井水的清洁。

.火坑的讲解词

走进窑洞内,大家看到每个窑洞几乎都会有火炕,火炕位置一般在一进门的窗户下,光线明亮。火炕和“七”联系密切。选择盘炕的日期要带“七”,炕的尺寸长短带“七”,如长六尺七寸,宽四尺七寸等。“七”与“妻”同音,有“夫妻同炕,偕老百年”的意思。灶火烟囱经火炕直通地面,称为烟洞,生火做饭,饭做好了炕也热了,一举两得,非常方便。这些细节上的生活智慧,让人赞叹。
大家可别小看这个土炕,在它上面休息睡觉可大有讲究。过去男尊女卑,男的睡在上头炕,女的睡在下头炕。意思是不能让妇女高高在上。妇女生孩子也要在下头炕生,不能让孩子一出生就高过父母。孩子出生后,媳妇自然成了家中的功臣;孩子呢,也理所当然地成了家中的宝贝蛋儿。这时候,他(她)们就有权利睡上头炕了,男人呢,也心甘情愿屈尊身份,自己睡下头炕。
说起来,这里还有一个故事。传说很久以前,很多人家娶了媳妇,住上头炕,孩子也就生在上头炕。结果呢,在这些人家里,妇女霸道、孩子骄横,男人常常受气。后来有位算命先生说,这些家庭阴盛阳衰、不和睦的原因是婚后占位不当,孩子生位过强,要想改变局面就必须调换睡觉位置。说也奇怪,位置调换后很多家庭和睦了许多,后来人们相信了算命先生的话,就遵循“男上女下、子随母居”的训言,久而久之,这就成为一种习俗流传下来了。
 

十.婚俗展示院(四号院)讲解词

 


我们现在来到的是四号院,也就是婚俗表演院。婚俗表演院是地坑院景区21个院子中最大、最有代表性的一个院子,展示了豫西地区传统的婚庆习俗。
说起“洞房”一词,还真的与地坑院有些渊源呢。传说古时候常有抢婚的事儿发生,当时的首领尧就作出一个规定,凡新人成亲要在指定的一个姑射山洞完婚,并有多人把守。从此以后就很少再有抢婚的事儿发生。
随着办喜事的年轻人越来越多,把守洞口的人吃不消了,有人提议,地坑院的窑洞和姑射山洞不一样吗?何不让新人在窑洞成亲,门洞的大门上闩(shuan),地坑院又是大深坑,谁还敢来抢亲?于是就把地坑院窑洞作为婚房,后又叫“洞房”一直流传下来。把守洞房的人觉得无聊,便和新婚夫妇交谈嬉闹,慢慢变出许多花样,便成了后来“闹洞房”习俗。
 

十一.穿山灶讲解词 

在这里能观赏到富有特色的制作“十碗席”的穿山灶;现在大家看看院子里这个土灶,它叫穿山灶,是地坑院特有炉灶,灶呈斜坡状依次向上,灶心相通,根据热气往上走的原理,依次开九个灶孔,可以同时放置九个锅,往上炉温逐减,可根据火候烹饪地坑院的特色美食“十碗席”。(当地有“七紧、八慢、九消停”之说,意思是宴请宾客做流水席的时候,七个锅有些紧张,八个锅有些慢,九个锅刚刚好,可以消消停停地做饭菜)因为“十碗席”里有一个是凉菜,而凉菜是不用上锅的。)穿山灶的第一个火最旺,适合蒸煮,随着火力的逐步减弱,依次为炖、闷、保温的功能。穿山灶最大限度地利用了热能,非常节能,几个锅同时操作,非常高效。穿山灶虽然外观粗朴,但结构巧妙,功能强大,充满了地坑院人的生活智慧。
 

十二.陕州十碗席介绍:

 


十碗席距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是当地群众操办红白喜事、招待贵客或时令节庆的上桌菜,也叫“十大碗”。它就地取材,用猪肉、萝卜、白菜、豆腐、粉条、豆芽、金针等制作而成,经济实惠、荤素搭配、汤菜兼有,配上自己蒸的手工馍,大家围坐一桌,既好吃,又热闹,虽然不是什么名贵菜品,但确是独具风味的,所以很受当地百姓的欢迎。
相传1901年九月初八,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从西安回銮北京路过陕州,当地官员用十碗席招待,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品尝后,龙颜大悦,亲口夸赞“十碗水席,十全十美”。 从此,陕州十碗席名声大振,一直沿袭到现在。

十三.  农耕院(五号院)讲解词

我们现在来到的是农耕院。农耕是衣食之源、人类文明之根。中国的农耕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农耕院展示了农耕过程中春耕、夏长、秋收、冬藏等环节的农具和量具。通过这些实物,大家可以体会到地坑院居民从种到收,再到作物加工、储藏的生产、生活场景。这些农耕文化的印记,展示着豫西农村劳动耕作的场面,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农耕时代“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方式和“男耕女织”的田园生活情趣,可以摸摸这些农具,看看这些农作物,体会一下农村播种、耕耘、生长、收获的过程。

我们都知道“耕耘”这个词,今天,在这个农耕院里,我们可以看到“耕耘”的工具。耕指的是犁地,用犁把土翻松,这面墙上摆放的就是犁的实物;耘指的是除草,这边摆放的锄都是除草、锄地用的。墙上的这个照片叫:耩(jiǎng),也叫耧,是一种传统的农用播种工具,可以说是现代播种机的祖先。摇耧播种叫耩(jiǎng)地,摇耧的人也就是操作这种播种工作的叫“把式”,这个操作看着简单,却是个技术活。扶耧掌舵要稳,耧不能乱晃,还要掌握好力度,保证耩得不深不浅。拉耩步履要匀称,不然耩的垄就不直,此外,还要保证行距均匀,免得浪费地力。要保持平衡,又要做到播种播得均匀,深浅一致,不歪不斜,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俗话说的“好把式”,就是从这里来的。

我们现在看到的展品是收割工具,主要是镰刀。
我们现在看到的是麦子收割后打场、扬场和晒粮食的农具,主要有木锨、木叉、晒耙、长竿农具等。
我们现在看到的是地坑院居民储存粮食的容器。主要有:簸箕、斗、升。
 

十四纺织刺绣院(7号院 )讲解词

 
我们现在来到的是纺织刺绣院,这个院展示的是纺花车、织布机、捶草印花、刺绣、布艺等具有地坑院特色的女红元素。
现在我们重点了解一项技艺叫捶草印花。捶草印花是全国独一无二的印染技艺,是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当地人把一种野生植物“芊棒棒草”采摘回来,夹在自己织的白棉布里,摆放成自己喜欢的花型图案,然后铺展在平整的石头上,用木棒槌捶打出草的汁液,随着一下一下的捶打,草的叶脉纹路就逐渐清晰地渗印在了白布上,形成白底绿花的图案。这样,一块绿色环保、纯手工、纯天然的花布就印染好了。这是本色的白底绿花布,如果还需要将布染成其他颜色,就需要用石榴皮的汁或者明矾水,将捶打出的草叶图案进行描画固色,然后放置到调好颜色的染料锅里煮上十几分钟,这样出来的花布,底色可以是红、黄、蓝、紫等各种颜色,而先前捶打上去的草叶图案就成了黑色。
这种手工印制的花布,十分朴拙美丽,因为印到布上的花纹来源于自然生长的野草,这种美浑然天成,比人工描图出来的纹样生动鲜活,经过煮染后,也不宜褪色。有了这种技艺,就有了花布,可以为儿女做花衣裳,为家人做个花被子、花手绢、花围巾等等,有了这块花布,朴素的生活,变得多姿多彩。
 
十四.陕州剪纸院(9号院)讲解词 

图片


陕州剪纸源远流长,最早可追溯到夏、周朝,剪纸作品取材广泛、构图饱满、造型生动、乡土气息浓郁,其中的染色剪纸和黑色剪纸风格独特,是黄河文化的一个缩影,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实用价值和欣赏收藏价值。陕州剪纸形式独特新奇,刀法独树一帜,剪纸技艺传男不传女,以男性剪纸艺人居多,自成一派,独具魅力。剪纸时,边剪边唱,纸随剪动,剪落曲终,妙趣横生。陕州剪纸被誉为“民俗奇葩,中原一绝”,已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剪纸艺人剪纸时唱的当地民间小调“12月花”,把一年四季的花编成小曲儿,边剪边唱,生动有趣,很有特色。
十五.陕州澄泥砚院(17号院)讲解词
陕州澄泥砚是我国历史上四大名砚之一,被皇宫列为贡品,与端砚、翕砚、洮砚齐名,曾于1914年荣获巴拿马国际博览会金奖。澄泥砚使用经过澄洗的细泥作为原料加工烧制,质地细腻,犹如婴儿皮肤一般,而且具有贮水不涸,历寒不冰,发墨(研墨很容易出墨,而且浓)而不损毫(毫,指的是毛笔笔头),光泽滋润的特点,为砚中一绝。


散发着陕州泥土芳香的澄泥砚,很多珍藏于北京、上海、天津等各大博物馆,成为历史的见证。也有很多被国际友人视为珍宝,成为文化交流的纽带。
陕州澄泥砚制作工序:先把取来的适合制作砚台的土在太阳下曝晒,然后碾碎,用箩过细,将土装进大缸或者大盆子里,兑上水和成泥浆,然后自然沉淀,用粗麻布过滤后,开始配料、糅合、陈放,然后入模子成型,砚坯反扣脱模后盖上商标,放置在窑洞内阴干,等到砚坯半干时,再用锋利的刀进行削刻修整,干透后放在阳光下稍微晒一下,趁热放入柴火窑里,焙烧两三天后出窑。出窑的砚台经过了火的洗礼,敲起来叮铛作响,有美玉的质地。因为砚坯在窑内摆放位置的不同,导致受热温度不同,还会产生出许多窑变来,颜色深浅不同,非常好看。出窑后需趁热用蜂蜡涂抹砚身,这样以后使用时不渗水而且手感温润,颜色也更加好看。
制做砚台分为两类,一类是手工捏塑,一类是范模成型,陕州澄泥砚以范模成型的居多,制砚所用的范与模一般都是用澄泥制作的。
十六..戏曲院(18号院)讲解词

我国戏曲种类繁多,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特色戏曲,陕州的特色剧种主要是蒲剧、锣鼓书和眉户。
蒲剧又蒲州梆子,是一种古老的汉族民间戏曲艺术。因兴于山西晋南古蒲州(今山西永济)一带而得名晋南当地则习惯称蒲剧为“大戏乱弹”。陕州和山西永济同处黄河金三角地区,离得很近,所以,蒲剧在陕州也很流行。蒲剧唱腔高亢激越,音韵优美,长于表现激情,素以慷慨激昂,粗犷豪放著称,这和陕州人豪爽、仗义、大气的个性很相符,所以深受当地百姓的欢迎。陕州蒲剧团很有名气,曾在蒲剧大赛中多次获奖。
眉户又称又名“迷糊”,或称“曲子戏”、“弦子戏”,眉户盛行于陕西关中地区,也是流行在陕州的一种戏曲形式。眉户的音乐节奏轻松活泼,欢快流畅,唱腔悠扬婉转,充满了淳朴自然的民歌风味,演出剧目多取材于民间传说和家庭生活故事,生活气息浓厚,所以很受群众欢迎。
陕州锣鼓书是一种古老的戏曲艺术,为坐唱形式,有着鲜明的地域特色。
陕州锣鼓书可上溯到古代,从曲目考证,唱本属于七字词格,以叙述为主、代言为辅。书班多为盲人艺人,每个书班少则四五人,多则七八人,艺人们基本功扎实,能根据剧中不同人物的身份、性格用不同的腔调、音色扮演,一人能演多个角色,非常精彩。锣鼓书形式灵活,对场地、舞台要求不高,一桌一椅,一两个艺人就能开演,自拉、自打、自唱,生动有趣。由于盲艺人之间交流较少,曲目、音乐基本保持着原生态。表演时,一人能同时操作七八种乐器,堪称中国的“架子鼓”和“爵士乐”,非常受欢迎。 
在戏曲院的墙壁上,布置了很多脸谱。脸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据考证,脸谱的发明者为北齐时代的兰陵王,他武艺超群,但因为长相太美,貌若妇人,所以每次与敌对阵,敌人都不畏惧,很难制敌。为此,他让画工绘制了许多凶恶的假面具,每逢出战时任选一个戴在脸上,从此屡战屡胜。后来,脸谱逐渐演变成了一种文化,在戏曲人物造型中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

十七、脸谱的色彩与象征意义

图片


红色:代表忠贞、英勇。如:关羽、姜维
蓝色:代表刚强、骁勇、有心计。如:窦尔敦
黑色:代表正直、无私、刚直不阿。如:包公
白色:代表阴险、奸诈。如:曹操
绿色:代表侠骨义胆、性格暴躁。如:程咬
黄色:代表枭勇、凶猛。如:宇文成都
紫色:代表刚正威武、稳重沉着。如:廉颇
金色、银色:代表各种神怪形象。如:二郎神
粉红色:代表年迈气衰、德高望重。如:常遇春 
  亲爱的同学们,早上我们迎着曙光走进陕州地坑院民俗景区,虽然只有短短半天的参观时间,但相信同学们通过参与本次校外实践活动,都会受益匪浅,因为它不仅能磨砺了学生的意志,增强了学生的体质,培养了学生的吃苦耐劳精神和团队协作精神,也对学生进行了一次爱国、爱家的乡土文化教育。促进了学生热爱家乡的自豪感和社会责任感。


免责声明:以上整理自互联网,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我们重在分享,尊重原创,如有侵权请联系在线客服在24小时内删除)

为您的创意找到最好的声音

平台累计配音,超40,050,000 分钟

  • 品质保证
    15年专注网络配音行业 500+国内外专业配音员
  • 多种配音
    中文多场景配音 提供小语种配音
  • 公司化运作
    提供正规发票 签订服务合同
  • 双重备案
    工信部公安双重备案 取得文化经营许可证
  • 7*14全天候服务
    公司实现轮流值班 9:00-21:00都有客服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