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伴互助,加强专业研究探索,突出探究性。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实行课件择优选用制,变一人优势为大家优势。二是开展名师风采展示和同课异构活动,淡化评比意识,浓化研究氛围。三是开展网上教研,开设了“教育教学网上论坛”和各学科 “网上课改研究工作室”,组织研讨攻关,开辟了学校教研的新途径。 (图片或录像资料:备课教案、研讨课、网上教研)
自主发展,形成个体教学风格,突出创新性。开展三项活动:一是自主学习,多读书、多积累,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二是开展同课异上研讨活动,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完善自己提高自己;三是坚持做好教育教学反思,人人成为反思型教师,争做研究型教师。
名师培训工程,让灵宝二中的老师们收获了一串串喜人的成果——全校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不断刷新,教育教学能力不断提高。2005年以来,又有45名教师先后拿到了本科学历证书;刘若玉、甘光剑、孙莺、彭娟丽、张科峰等老师被评为灵宝市首届教学名师;孙莺、李巧荣、贾红丽、潘晓飞等十多位老师荣获省市课堂教学优质课大赛一等奖;建艳红、石英枝等40多名教师先后被评为省市级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郑毅老师的散文集《流淌在指尖的幸福》于2008年12月由大众文艺出版社出版发行;全校教师全面实现了由传授型教师向反思型教师的转变。
采访:语文教师、散文集《流淌在指尖的幸福》的作者 郑毅2008年9月,该校的名师培训工程,已经有序进入以“变问题为课题”为重点的第二阶段,全校教师齐心协力,努力实现由反思型教师向研究型教师的转变,打造研究型教师队伍,力争培养出自己的专家型教师。
构建高效的教学模式在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中,灵宝市二中提出了变讲堂为学堂,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的课改思路,探索出了有自己特色的课堂教学“三三制”模式:一节课上教师单纯讲授时间不超过三分之一,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不少于三分之一,学生课堂练习的时间不少于三分之一。“三三制”模式不仅对课堂上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作了时间上的规范,更重要的是对师生的课堂角色进行了科学的定位——教师是学生自主发展的引导者、组织者、激励者、合作者,学生才是课堂学习的主人。
“三三制”课堂教学的三要求:一是教师在课堂上做到“三不讲”:学生自主学习能够解决的问题教师不讲;学习小组合作交流能够解决的问题教师不讲;课堂上生成的问题在学生未讲之前教师不讲。
二是学生在课堂上做到“三能动”:能动脑想,能动口说、能动手做。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展示反馈、训练提高的活动中培养自己的学习能力和良好习惯。
三是当堂完成作业:知识点当堂理清,重点难点当堂落实。
课改专题片解说词之二:教育督导评估专题片解说词——红土情
全面实施和提升教育队伍多元化的综合素质。大莫古镇党委政府把提高教师素质,加强教师培训当作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工作来抓。建立并完善了中小学校长培训和上岗制度,实实在在的开展了中小学校长岗位培训,认真开展中小学校校长的继续教育,以适应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有计划,有步骤的加强"名师"工程建设,构建了一支适应素质教育的创新型骨干教师队伍。通过确实有效的措施,加强了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的培训和选拔。通过开展了以培训全体教师为目标,以骨干教师为重点,实施了提高学历层次培训、课程改革培训等一系列活动,全面提高了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转变了观念,树立了适应课改的理念,转变了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这样就培养和造就了一支思想素质与业务素质过硬的教师队伍。
积极有序地探索和进行课改实验。2002年9月,大莫古镇教育全面启动小学、初中课改实验。确立教育科研项目,在校本教研工作中,分别开展了优化课堂结构、树立有效教育意识、德育分年级教育、评价教师及学生成长等全方位的研究工作。做到开口小、过程实、效果显。各中小学结合实际,逐步深化,实验取得了的阶段性成果。
稳步推行教育内部体制改革。大莫古镇形成以中心学校教研组为龙头,各学校自主创新为依托的教学机制,在因地制宜的前提下,引入新课程改革的新理念,积极投入课改大潮,使大莫古镇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蓬勃发展,结合教育内部体制改革的相关要求,充分发挥绩效的“杠杆”作用,调动了老师的积极性,把大莫古镇的教育体制改革推上一个新的台阶。
众人拾柴火焰高“好雨知时节,润物细无声。”
“万年大计,教育为本”,“人民教育人民办、办好教育为人民”。这一办学理念已深得民心。如今在大莫古镇,社会办学已蔚然成风,有力地支持和促进了地方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这些社会办学的动人事例,成为厚德载物的时代金曲,弥漫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留袅袅炊烟上,演奏出天籁的回声……在改善办学条件上,历届镇党委政府想方设法,绞尽脑汁,不遗余力地为之奔忙,全镇每一所学校的每一个角落,都留下了他们扶贫排危的身影。2003年挪岩小学排除教学楼危房1118平方米,总投资58万元;同年雾露顶小学排除危房929平方米,总投资49.8万元;2004年,向子坡小学排除教学楼危房150平方米,投资了8万元;发峨哨小学排除危房179平方米,投资了10万元;2005年,回辉哨小学排除危房246平方米,投资14万元;2006年,阿油堡小学排除危房1006.7平方米,连带附属工程,总投资75万元;小巴茅小学排除危房87.26平方米,总投资5万元。与此同时,2007年镇党委政府以及当地村社领导积极主动的争取,新村街小学被列为了明德工程项目,争取到项目资金60万,省教育厅配套资金30万,村民投工投劳计68万,镇政府补助4万,总投资达162万明德工程现已破土动工。